腊月十六,大朝会。

    金銮殿内,炭火烧得虽旺,却驱不散那股自百官心底透出的寒意。

    以理国公柳彪、缮国公石光珠为首的旧勋集团。

    纠集了数十名门下御史、言官,黑压压跪倒一片,联名呈上了一份洋洋洒洒,罗织严密的奏折。

    奏折中历数镇国公、枢密副使秦易“结交边将、蓄养私兵、目无君上、贪墨军饷、任用私人、把持京营”等十大罪状。

    言辞犀利,引据部分模糊的边将往来记录、龙禁卫中北疆旧部晋升等所谓“证据”。

    言之凿凿,仿佛铁证如山,恳请皇帝陛下为江山社稷计,即刻将秦易下狱论罪,以正朝纲!

    大殿之内,静得可怕,唯有那负责诵读弹劾奏章的御史尖利的声音在梁柱间回荡。

    字字句句如同淬毒的冰锥,直指那屹立于武官队列最前方。

    那身着紫色国公朝服,身姿挺拔如岳的年轻权贵。

    所有官员都屏息凝神,目光在御座上面沉如水的皇帝和神色莫辨的秦易之间偷偷逡巡。

    雍和帝高踞九龙御座,冕旒垂下的玉珠微微晃动,遮挡了他眼底深处的波澜。

    他置于龙椅扶手上的手指,因用力而指节泛白。

    缓缓扫过下方跪伏请命的旧勋集团。

    最终,带着千钧重压,定格在秦易那张平静得近乎漠然的脸上。

    “秦爱卿。”

    皇帝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金石相击般的冷硬,在大殿每一个角落清晰响起。

    “众卿所奏,条条款款,关系国本。你,有何辩解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