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乾清宫中国本议,太师冷对帝王心(1/3)
深夜的紫禁城,笼罩在一片压抑的寂静之中,唯有巡逻侍卫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,偶尔打破这份死寂。乾清宫内,灯火通明,却驱不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绝望和恐慌。
王小伟在太监的引领下,大步走入殿内。
崇祯皇帝朱由检独自一人坐在龙椅上,没有像往常一样身着龙袍,只穿了一件常服,脸色苍白,眼窝深陷,短短时日不见,仿佛又苍老憔悴了十岁。
大太监王承恩垂手侍立在角落,连大气都不敢喘。
“臣,王承渊,参见陛下。”王小伟依照礼仪,躬身行礼,声音平静无波。
“爱卿……爱卿平身……”崇祯的声音干涩沙哑,带着明显的颤抖,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从龙椅上站起,几步走到王小伟面前,一把抓住他的手臂,眼中充满了血丝和一种近乎疯狂的急切,“爱卿!
你终于回来了!洛阳……福王……朕的叔父他……他死得好惨啊!”
说着,崇祯的眼泪就掉了下来,身体因为激动和悲伤而微微摇晃。王小伟不动声色地扶住他,心中却是一片冰冷。
他看得出来,崇祯的悲伤固然有几分真情,但更多的,是一种兔死狐悲的恐惧,以及……对他王承渊此刻态度的试探。
“陛下节哀,龙体为重。”王小伟语气淡漠,扶着他重新坐下,“福王之难,臣已知晓。流寇猖獗,臣必当亲提大军,扫荡群丑,为福王报仇,为陛下分忧!”
“对!对!剿匪!一定要剿匪!”崇祯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,紧紧抓着王小伟的衣袖,“爱卿需要什么?兵马?粮饷?朕……朕都给你!只要你能尽快平定流寇,保住朕的江山!”
王小伟看着眼前这个已经完全失去方寸、只剩下求生本能的皇帝,心中没有丝毫怜悯,只有一种历史的荒谬感。就是这样一个多疑、急躁又无能的君主,葬送了大明最后的元气。
“陛下放心,剿匪事宜,臣已部署。宣大精锐不日即可南下,粮草军械,臣亦会设法筹措。”王小伟缓缓抽回自己的手臂,语气依旧平稳,却带着一种无形的距离感。
崇祯似乎并未察觉,或者说他刻意忽略了这种距离,他凑近一些,压低了声音,带着一种秘而不宣的意味:“爱卿,如今国事维艰,朕……朕思来想去,能倚仗者,唯爱卿一人耳!
朕欲……朕欲加封爱卿为摄政王!总揽朝廷内外一切军政大权!如此,爱卿便可名正言顺,调动天下兵马钱粮,全力剿匪,如何?”
摄政王!
这是一个无比诱人的位置,几乎是臣子权力的巅峰!历史上,能得到这个位置的,无不是权倾朝野、与皇帝共天下的巨擘。
崇祯抛出这个诱饵,显然是被逼到了绝境,试图用最高的权位,来换取王小伟的绝对忠诚和卖命。
王小伟在太监的引领下,大步走入殿内。
崇祯皇帝朱由检独自一人坐在龙椅上,没有像往常一样身着龙袍,只穿了一件常服,脸色苍白,眼窝深陷,短短时日不见,仿佛又苍老憔悴了十岁。
大太监王承恩垂手侍立在角落,连大气都不敢喘。
“臣,王承渊,参见陛下。”王小伟依照礼仪,躬身行礼,声音平静无波。
“爱卿……爱卿平身……”崇祯的声音干涩沙哑,带着明显的颤抖,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从龙椅上站起,几步走到王小伟面前,一把抓住他的手臂,眼中充满了血丝和一种近乎疯狂的急切,“爱卿!
你终于回来了!洛阳……福王……朕的叔父他……他死得好惨啊!”
说着,崇祯的眼泪就掉了下来,身体因为激动和悲伤而微微摇晃。王小伟不动声色地扶住他,心中却是一片冰冷。
他看得出来,崇祯的悲伤固然有几分真情,但更多的,是一种兔死狐悲的恐惧,以及……对他王承渊此刻态度的试探。
“陛下节哀,龙体为重。”王小伟语气淡漠,扶着他重新坐下,“福王之难,臣已知晓。流寇猖獗,臣必当亲提大军,扫荡群丑,为福王报仇,为陛下分忧!”
“对!对!剿匪!一定要剿匪!”崇祯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,紧紧抓着王小伟的衣袖,“爱卿需要什么?兵马?粮饷?朕……朕都给你!只要你能尽快平定流寇,保住朕的江山!”
王小伟看着眼前这个已经完全失去方寸、只剩下求生本能的皇帝,心中没有丝毫怜悯,只有一种历史的荒谬感。就是这样一个多疑、急躁又无能的君主,葬送了大明最后的元气。
“陛下放心,剿匪事宜,臣已部署。宣大精锐不日即可南下,粮草军械,臣亦会设法筹措。”王小伟缓缓抽回自己的手臂,语气依旧平稳,却带着一种无形的距离感。
崇祯似乎并未察觉,或者说他刻意忽略了这种距离,他凑近一些,压低了声音,带着一种秘而不宣的意味:“爱卿,如今国事维艰,朕……朕思来想去,能倚仗者,唯爱卿一人耳!
朕欲……朕欲加封爱卿为摄政王!总揽朝廷内外一切军政大权!如此,爱卿便可名正言顺,调动天下兵马钱粮,全力剿匪,如何?”
摄政王!
这是一个无比诱人的位置,几乎是臣子权力的巅峰!历史上,能得到这个位置的,无不是权倾朝野、与皇帝共天下的巨擘。
崇祯抛出这个诱饵,显然是被逼到了绝境,试图用最高的权位,来换取王小伟的绝对忠诚和卖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