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张薇在文学世界里短暂徜徉所带来的精神愉悦,并未能持续太久。现实的引力是如此强大,第二天一上班,李腾就被拉回了青林镇党政办公室那纷繁、具体甚至严酷的轨道上。

    上午九点,王守礼主任被一个紧急电话叫去参加镇党委会。

    临走前,他将一份刚由县里传真过来的、墨迹尚未干透的紧急通知草稿交给李腾,神色凝重地叮嘱:“李腾,这是市里关于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的紧急通知,县里要求今天下班前必须将贯彻落实情况,特别是初步排查出的隐患清单,传真报上去。

    你抓紧时间,根据这份通知精神,结合我们镇的实际情况,起草一份我们镇的《初步贯彻意见和隐患排查报告》。重点要突出,数据要准确,情况要实在。

    写完先放我桌上,我开完会回来审。”“是,主任!我马上弄。”

    李腾接过那几张还带着机器温热的传真纸,感受到一种被信任的沉重压力。这是一项独立承担的重要文字任务,远非之前的会议记录或简单通知可比。

    他回到座位,深吸一口气,开始仔细阅读市里的通知。

    通知行文急促,语气严厉,列举了若干近期在市内其他县区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,要求各地深刻汲取教训,立即对矿山、消防、交通、建筑工地等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,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发生。

    李腾意识到事情的紧迫性和严重性。他摊开稿纸,拧开钢笔,开始构思青林镇的贯彻报告。

    他回忆着这段时间了解到的情况:镇东头有家规模不大的集体所有制的石灰窑,效益一直不好,管理似乎也比较混乱;镇上有几家木器加工厂和榨油坊,防火条件堪忧;还有那些穿梭在崎岖山路上、常常人货混装的手扶拖拉机……他调动起全部的文思,力求将报告写得既有高度,又贴合实际。

    他先阐述了镇里对上级指示的“高度重视”和“迅速部署”,然后分门别类地罗列了他能想到的潜在隐患领域,并模仿着正式公文的语气,提出了几条诸如“加强领导”、“落实责任”、“限期整改”之类的原则性措施。

    在涉及具体数据时,他有些犯难。石灰窑的确切工人数?木器厂的消防器材配备情况?这些他并不掌握确切数字。

    为了避免报告显得空洞,他凭着之前在石鼓村的见闻和偶尔听来的零碎信息,进行了一番“合理推测”和“估算”。

    比如,在提到道路交通隐患时,他写道:“据初步了解,我镇范围内存在货运拖拉机违规载人现象,预计日均涉及车辆约二十余台次,存在较大安全风险。

    ”写完最后一句,他长舒一口气,自觉报告结构完整,逻辑清晰,既有宏观把握,又有微观体现,甚至还有点未雨绸缪的前瞻性。

    他仔细地将报告誊写清楚,工工整整地放在了王守礼主任的办公桌上,心中甚至隐隐有一丝得意,觉得这次应该能得到主任的认可。

    中午在食堂吃饭时,他遇到张小斌,还略带兴奋地提起自己独立完成了这份重要报告。张小斌啃着馒头,含糊地说:“哦,那个安全生产检查啊,年年搞,一阵风。

    你写了就行,反正报上去就完事了。”